产品中心
天台八方机械厂:一部小厂创业篇三十二载时代卷
来源:ob欧宝娱乐体育网页版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9 09:49:28

  台州,是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。创业者们凭借“敢为天下先”的胆魄,蹚出一条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的跃升之路。如今,台州民营经济贡献全市78%以上的GDP、90%以上的进出口额、86% 以上的税收、90% 以上的新增发明专利授权、90% 以上的就业及 93% 以上的企业家数,撑起台州经济的“大壁江山”。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,台州市民营企业协会和个体劳动者协会应运而生,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,努力反映经营主体诉求,助力优化营商环境,推动主体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成为助力台州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。

  值此台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四十周年、非公有制企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,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奋斗故事,回望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,分享发展壮大的成长故事,坚定砥砺前行的信心勇气。

  扎根于浙江这片民营经济的热土,天台八方机械厂在32年间稳步发展,从最初的家族经营,逐步壮大为坐拥十余亩厂房的实体企业。它的成长历程,是中国无数中小制造企业踏实前行的一个缩影。

  故事要从1990年的夏天说起,彼时年轻的葛永富怀揣着对机械的热爱,走进了父亲创办的前山农机修理铺,成了修理铺里最年轻的学徒。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机械构造与修理技艺,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
  1993年10月25日,一张经营者为葛永富、葛世钱,标注着“家庭经营”的《个体营业执照》,正式开启了企业的起点——天台县前山农机厂。那时的厂子,只有两间街面房,主营农器具生产与修理。在那个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年代,质优价廉的农器具是农民劳作的“刚需品”,农机厂在当地迅速站稳了脚跟。但是,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式微,农机行业步入结构性衰退,致使工厂面临攸关存亡的严峻挑战。“有危机才有挑战,有挑战才会有进步。”年轻的葛永富没有退缩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时代变迁中的新机遇。

  葛永富没有局限于“农机”这一单一赛道。当时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,农村住宅建造需求日益旺盛,他看到工人拿着铁锹搅拌水泥,既费力又低效。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:研发一款简易水泥搅拌机。

  回到厂里,他连夜绘制搅拌机草图,一头扎进车间。未解决动力传输系统这一技术难题,他把行军床搬进车间,连续七天废寝忘食。第七天清晨,随着齿轮“咔嗒”的咬合声,首台1.5立方米水泥搅拌机成功运转。但是,传动轴频繁断裂,产品刚上市就遭遇了退货危机。葛永富二话不说,当即带着技术员蹲守在工地,足足蹲守了一天一夜。当亲眼看到是工人为图省事违规超载使用,才导致传动轴频繁断裂时,他抓起钢钎就砸向问题设备——宁可损失三万元,也要让客户知道产品使用的“禁忌红线”。这场“砸机事件”传开后,企业的诚信与负责赢得了市场认可,订单不减反增。仅水泥搅拌机一项,在90年代就创造了年销售超20万元的优秀战绩,为农机厂的进一步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  在葛永富的不断探索下,前山农机厂的业务不断拓展,从最初的农机制造与修理,逐步拓展到农机、制砖机、搅拌机、卷扬机制造与修理,甚至纳入采砂设备、运输带滚筒设备的生产。原本的家庭作坊模式,已无法承载日益扩大的业务规模。

  2009年5月18日,农机厂迎来了第一次变身——正式更名为天台八方机械厂,业务转向更规范、更加专业的机械制造。此后,机械厂的规模如同滚雪球般逐步扩大,厂房从原来的两间扩大到十八间,依旧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。此时,恰逢天台县平桥镇开始建设工业园区,葛永富抓住机遇,在花前工业园区拿下十余亩土地,占地6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,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。

  2013年11月18日,机械厂顺利搬迁至新厂房,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。借着浙江省“个转企”政策的东风,厂子从家庭经营模式成功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,正式踏上“大企业”的发展之路。

  历经32年发展,天台八方机械厂从最初的农机修理起步,稳步成长为一家现代化的机械制造企业。一路走来,虽充满挑战,却始终方向明确。它的故事,是本土制造业迭代与坚守的生动注脚,也诠释了“顺应趋势、主动转型”这一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法则。立足新阶段,天台八方机械厂将带着这些宝贵积淀,迈向更稳健的未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